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23-01-0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马中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511

   摘 要: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但给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造成了不利影响,还降低了初中英语整体的教学水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能加快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通过探讨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希望可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劳动教育;渗透研究
   劳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引入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改善单一化的英语教学格局,还能夯实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进而同步完善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基于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树立明确的劳动教育导向,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从而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英语学习体验,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发展。
   一、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主要途径,还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无论对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经过深入分析研讨,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价值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渗透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坚毅品格,拓展初中英语教学空间。在以往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只重视向学生讲授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劳动教育的占比并不是很大,这不仅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受阻,还降低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实施劳动教育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坚毅品格,激发学生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从而拓展初中英语教学空间,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第二,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加快初中英语教学体系改革步伐,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需求。渗透劳动教育可以有效改善这种不良局面,立足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彰显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使学生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从而加快初中英语教学体系改革步伐,助力我国素质教育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加强教材分析,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
   英语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要工具书,还是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蓝本,教师只要科学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就能顺利突破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开展困境。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加强并落实教材分析工作,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如教师应注意将housework,be at work,voluntary labor,,labor of love,worker等与劳动内容相关的词汇融入英语课堂中,并对学生进行拓展引申和造句,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英语知识,提高劳动素养,真正实现英语教材内容与劳动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合。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对于显性劳动教育元素,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文本题材,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在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意志品格;对于隐性劳动教育元素,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教材中隐性劳动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伟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惰性心理,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1]。
   (二)结合日常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接受劳动教育的机会
   英语教学涉及诸多劳动人民和劳动楷模,其中潜藏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哲理是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和进取精神的绝佳素材,所以初中英语教学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劳动教育职责。如在“Working the land”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院士的科研精神,學习他不计较名利、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还要借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怀。同时,英语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意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英语口语交流空间,如可以在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以及社区志愿服务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以及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为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在实践活动中渗透英语交流意识,能弥补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深刻感受劳动的光荣和伟大,促进学生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的形成和完善,从而实现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三)丰富生活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
   在人类生活中,人人都要劳动才能生存下去,劳动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必要手段。劳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想提高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效率,结合日常生活规划劳动教育方案非常必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以及“生活即教育”等理论,这些先进的指导思想为教师在英语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启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用耳听、用眼看、动口说、动手写、动脑思,其实就是一种最基本、最实用的劳动体验。基于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时,应该深化生活教育思想,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将英语教学、劳动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整合起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劳动价值观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促进学生将英语课程中的劳动元素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同步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念和劳动观念,多维度完善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全面渗透[2]。

gzslib202212272110

相关文章:
  •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3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5 浅谈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 6 浅谈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 7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8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 9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探
  • 10 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探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