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

2023-01-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占奎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816

   如今,教育体制的改革让很多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劳动品质和精神的培育工作,但如何让劳动教育在学校高质量实施,需要重围绕“怎么做”的问题展开。在新时代教育发展方向中加强劳动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学校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精神,将重点放在“怎么做”的问题上;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到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从教育功能上、实施方式上等方面分析课程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思考如何以较高站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落实育人目标;最后,教师需要针对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环节,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做好作业安排,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实践经验。
   一、劳动育人目标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确立劳动育人的目标,结合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培养能够契合当下新时代发展需求、担当起时代发展重任的接班人。学校可以在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以“夯实劳动教育,锻造时代新人”为主题,结合劳动素养的内涵,并根据《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实施细则,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优势。首先,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少先队员主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其次,教师要将活动划分为不同模块,即“我要学”“我来干”“我能行”三个板块,在少先队员组织积极探索下,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操作,再到技能比拼,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最后,教师应鼓励少年儿童自主创造,着重围绕学生的内在发展潜力以及成长规律,以新时代、新思想进行教育,挖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素材,从点滴事情做起。比如,家务整理课一起巧手叠衣,学习居家收纳小技巧;烹饪课用亲手采摘的大豆学习水煮毛豆的家常做法、榨香醇的豆浆。通过学生亲历劳动实践,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可以在实践中更能深刻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意境和劳动精神。
   二、劳动实验基地建设,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一)设置“班级值日耕作角”,建立快乐值日帮帮团
   把学生所在的班级变成“耕作角”,让班级每名学生都成为“耕作者”。每个班的班主任作为“劳动导师”,在导师的引领下,制订每班劳动值日机制和劳动保洁制度,做到“一人一责”。除了构建劳动实践教育环境,将劳动观念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劳动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集体观念之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劳动能力等因素。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学生因为成长经历、生活和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素养都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为了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劳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教师需要建立“快乐值日帮帮团”,通过相互协助,共同解决问题。一是导入“帮帮团”的概念,因学生在做值日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遇到难题就需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将问题放在一旁,不做任何思考和行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好问题。二是教师可以设立“值日信箱”,每个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思考自己在值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信箱中。三是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商讨其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分享的方式,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对问题讨论过程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汇报,让其他组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
   (二)加强与当地实践基地合作,打造种植实验“开心小农场”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实践活动教育资源,与当地实践种植基地合作,开展集花卉、蔬菜等多种劳动内容于一体的学生校外实践活动,打造多元教育内容集中化的学生种植实验“开心小农场”,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在出力流汗、风吹日晒的实践过程中感悟收获的不易。一是学校可以组织“校园研学,增长知识”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来到花生种植实验基地,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学生会出于好奇,对实验种植基地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于是会认真学习花生种植技巧,在领会种植要领后自己动手种植花生。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实践小组,每个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种植任务,有的学生负责挖土,有的学生负责播种,有的学生担任埋土工作,大家分工明确,热情高涨。在学生深入实践种植基地,体会各种种植技术和操作方法后,真正理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体验了农耕,增长了知识,畅玩了基地,放松了心情,使教育带来的快乐在学生天真烂漫的笑脸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建立劳动与生活的关联,合理安排与布置劳动作业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好奇心理或者求知欲的牵引下,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会让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更深刻,最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关联与规律。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定期、持续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生成劳动意识,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形式,体会劳动内容的辛劳,并在长期实践中渐渐磨炼坚韧的品质,提升劳动技能,从劳动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对知识的学习,争做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好少年。为了让学生的劳动体会更深刻,能够将这种劳动观念贯彻落实,不管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都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需要合理布置与安排劳动作业,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不同的家务劳动活动主题,提供家务劳动清单,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在家务劳动的学与做中练习劳动技能,培养家庭责任感。
   (一)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做家务小能手
   学校既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教育,也需要引导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观念,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利用假期走进社会、走向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亲身体会劳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比如,各地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和布置一项针对五一劳动节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争做家务小能手,争当家庭小主人,如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鞋子自己刷、自己的事自己做,整理和清理好自己的房間,做一位清洁小达人。“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教师和家长需要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从小体会劳动的滋味。通过让学生整理衣柜、被褥、房间,清扫房间垃圾、杂物,清洗衣物等,和“脏乱差”的房间说再见,在自己的精心打扫下让房间焕然一新,从劳动中增强了动手能力,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和担当。再者,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劳动技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和付出、学会感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安排“我是最棒小厨师”的劳动作业,让学生为爸爸妈妈做一道可口的饭菜,感受爸爸妈妈平日的辛劳,向爸爸妈妈说声“你们辛苦了”。

gzslib202301042207

相关文章:
  •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和可行性探究
  • 2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3 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4 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5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
  • 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 8 小学英语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 9 云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 10 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