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康赟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3051
摘 要: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但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面临种种困难。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落实新教育理念,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在小学各学科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我国小学生的母语是汉语,在英语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词,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研究探索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途径,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听、读、书写基本能力的培养。
面对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英语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小学这一关键时期,要把学习英语的种子埋进学生心中,从而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相适應。教师要通过对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确保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上英语,从而为终身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教师盲目地按照教学大纲以及课程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师生之间沟通较少、互动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水平不相符。因为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或者疑惑时,,也不敢向教师询问或者表达自己的疑惑。这种情况实际上对小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且小学生原本认知水平就有限,对于英语也没有任何的学习基础,对于教师所讲解的一些英语单词或者句型会产生不适应感以及理解方面的困难。如果教师教学方法较为老套,就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不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比如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有的英语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在使用和操作计算机或者投影仪时不够熟练,纯粹用语言讲解英语知识。单调的形式、机械的记忆,都使得学生无法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刻板的教学方式以及手段,让课堂缺乏活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产生阻碍。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应遵循的原则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任何科目的课堂教学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只有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师应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制订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教师尤其要避免在课堂上进行冗长的讲述,将课堂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应关注学生,依据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与掌握,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唯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才能真正做好。
(二)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必须着力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并且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作为立足点,避免不切实际的教学,遵循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理念。
(三)不断创新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需要体现创新性,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汲取新理念、新方法,还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并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既要与学生的认知相符,也要与时代的要求相符,避免纸上谈兵,使新的理念有效落地。
三、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
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系统的科学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学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也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关注点,充分考虑到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入与之相对应的阅读材料或写作题目,让学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独立操作,并在这些相应的训练中找到所学英语词汇的“身影”,主动了解与之相关的英语句型,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同时,在对学生英语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培养中渗透英语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确保英语学习效率。
而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英语教师既要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又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体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基于此在教学中有效导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为合适,也能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融入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的所有环节中。英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避免程式化、机械化,不能以学生英语测验的分数高低评定学生的优劣。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二)采取合作形式促进核心素养渗透
通过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合作以及探究,再加上教师循序渐进的正确指引,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渗透与培养。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形式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教师要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态以及心理活动进行深入了解,探索在教学中渗透英语核心素养的正确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同桌或者同伴一起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与学习热情;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提高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前,鼓励学生先根据英语课本中的单词列表自主进行拼读,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围绕各自的疑问进行探讨,从而有效学习词汇。生生之间积极交流、自主探索,在多方的合力之下,有效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或者陌生词汇。对于学生来说,这样既品尝到了学习的成功感,也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双赢”。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真实的对话情境,让学生投入到朗读以及练习中。学生组成合作对话小组,每一小组内部又可进行两人组合的划分,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朗读过程中所产生的疑点,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积极思考下有可能得到解决,无疑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而当学生确实无法解决时,教师及时观察、及时引导,并且就学生发音是否正确等问题,及时加以指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也让教学更具效率,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gzslib20230104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