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南雪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470
摘 要:语言学习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小学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知识的编排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使學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逐渐拓宽其文化领域,提高其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除了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素养,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将语言与文化融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知识内容的编排不仅要满足语言学习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支持小学英语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文化间对比。对教材中的文化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精练,掌握其特征,从而为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的编排与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是否应该将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中的争论都已成为历史。语言学家Lado说:“如果你没有对文化的了解,你很难学会一门好的语言。”文化当中概括了语言。故此,不能够很好地了解文化的准则与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好一门语言。由于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或多或少都会被一些文化的规则所束缚,要想把一种语言教好,并且使之能熟练使用,就需要将目标语的社团文化融入课堂中去。语言学家布朗曾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迁移阶段,第二语言的掌握与习得是有联系的。布朗将文化迁移的不同阶段划分为:一是最初的愉悦、兴奋;二是文化休克;三是文化压力;四是目的语言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其指出第三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由于儿童与成人相比,受到母语言化的限制比成人要少,因此,他们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可以更快地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一种语言。英语课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母语文化尚未形成,他们的母语文化对他们的限制相对较少,如果我们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文化教育,可以促进他们在不同阶段的文化迁移[1]。
二、英语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密不可分
在英语教学中,将语言与文化相融合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知识内容的编排不仅要满足语文学习的基本需求,而且要能支持小学英语交流,更要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文化间的对比。对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加以分析和探究,才能使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变得精练,了解其特点,以便为课本中的文化知识的编排和教学内容提供依据。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日常生活,而文化意识的养成更是植根于日常生活中。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英语文化也有其产生的依据和历史。提高文化意识,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所以,在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上,应能反映或联系英语国家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行为准则、儿童文学、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相关的。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起到了很大的支持和补充作用。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认为,英语学习应以自身的文化为依据,通过对外来文化的认识,通过对其文化差异的认识,使其更好地了解所学到的语言,将狭隘的语言学习转化为“语言+文化”。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英语的语言结构,更要重视与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并对其所依赖的文化图谱进行重组,使两者达到更好的理解[2]。
三、现阶段教学中文化意识目标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缺失,学习流于表面
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开始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师不能清楚地理解一门课程的文化意识目标,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对语言知识的目的了如指掌,但对语言载体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入剖析。这就造成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把握教材编写人员的设计意图。一堂课下来,学生可以掌握和理解课文中新的语言知识,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但是对于课本为何如此编排,也就是对“为什么学”所知不多,因此,学习只停留在表层,很难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内容宽泛,学习内容抽象
目前的教科书中,大多数篇章的主题都比较清晰,但是有些篇章的主题却比较含糊或笼统。在面对这种类型的话语时,如果不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提炼其核心要义,找不到支撑其主旨的核心内容,则很容易造成其文化自觉的空泛和抽象。这就使学生在阅读时,很难正确地领会文本的真正含义,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这种文化意识的培养只能是“走过场”,很难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3]。
四、提高小学英语课程文化知识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优化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编排
1.增加本族文化内容,优化教材文化知识结构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差异,又有许多相通之处。故此,语言学习离不了本族文化知识。在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在英语教科书中,三种文化比例不平衡,本族文化比例偏低,应将英语语言的学习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相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新鲜感,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单纯的学习阶段。此外,加强对本族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进而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认同与自信。
2.加强文化内在联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小学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知识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而各类文化知识的组织结构比较分散,缺少内部联系。故此,加强对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从而使教科书的编排更具科学性。另外,在教材的编排上,也可以将文化的内涵、文化背景相结合,使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与运用的基本特征,通过“文化”这一“点金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记忆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gzslib20230104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