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双减”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开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3-01-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毛俊科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533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引起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大批学科类课外培训机构关停,教育重心完全回归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出台的一系列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举措,让学校管理和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作为课堂教学有力辅助的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常态工作,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缓解了家长对学生作业量减少的不适应状态,也减轻了家庭额外的经济负担,成为教育提质增效的有力途径,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但课后服务毕竟是新生事物,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课后服务的目的、性质、功能定位以及具体操作存在困惑。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后服务的方式、途径等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有益成效。
   一、准确认识课后服务的功用、定位和长远意义
   要落实好课后服务工作,必须深刻理解国家推行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弄清楚什么是课后服务,为什么要进行课后服务,课后服务要具体做什么。课后服务又称为课后护理或托管服务,是在家长的授权委托下,由教师对学生开展的一种补偿性照顾方式。课后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主要地点在学校内,执行主体是教师或者有特长的民间艺人、社会人士,服务的内容有照顾生活、功课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科普、阅读、文体等素质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实施课后服务的初衷是让学校替代校外培训机构的托管服务和学业培训,使学生上下学时间与家长上下班同步进行,减少接送麻烦,减去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打消家长的后顾之忧。课后服务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作用巨大,意義深远。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理解“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在思想上变消极为积极,行动上变被动为主动,投入精力,扎扎实实地落实。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7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明确指出要“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需求”。但是由于理念认识、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的限制等原因,小学语文课后服务存在突出问题:一是认识偏颇,混淆不清。课后服务首先要指导学生完成当天作业,教师根据学情状况进行个性辅导和答疑解惑,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作业,为家庭开展实践活动、亲情教育等留下足够的时间。但有的教师把课后服务理解为“带孩子”,认为只要看护好不出安全问题就行,只有监管行为,没有尽到教育职责,浪费了可贵的课后服务时间。二是方式单一,枯燥乏味。据调研,某小学82%的教师在进行课后服务时全部进行作业辅导,每天2小时左右的课后服务,所有学生全部在教室做作业,将本来需要个别辅导的服务变成统一讲解的自习课,将本来需要多样化开展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作业大战”,实质上等于延长了在校学习时间,让学生对课后服务产生厌烦心理。三是忽视需求,喧宾夺主。据调查,部分学校一味地体现课后服务的多样化,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体操队列、乐器演奏、书法训练等声势浩大的“素质培养”,致使大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能将书面作业带回家完成,而且缺乏有效指导,出现知识欠账,学业水平下滑,导致家长对课后服务效果产生质疑,引起不良反响。
   三、实现小学语文课后服务高效化的策略
   (一)尊重主体,区别对待,突出课后服务学生中心地位
   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品学兼优、能担负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建设者。课后服务是对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有机补充,是对班级授课整齐划一、同频共振、步调一致的补充。安排活动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围绕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进行,坚决摒弃想当然、“一刀切”的做法。小学语文科目开展课后服务要坚持主体性、趣味化、补差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考虑同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客观差异,考虑不同课型的特点,根据学生和课业学习的进度、难度、区分度灵活开展。在开展课后服务之前,本着“自愿参加”的前提,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学生的意愿,让有需求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不能强行规定。要立足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服务内容,满足个性需求,在做好调研的前提下按照城乡不同区域、不同年级学生特性,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按学生需要设置内容、组织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将课后服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既能保障学习成绩不滑坡,也能促进大幅提升素养,让家长放心、满意。
   (二)制订计划,有序实施,实现课后服务高效运行
   课后服务是国家推进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涉及面广,影响力强,自落地以来就具有国家意志,带有整体推动的性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到学校工作布设范畴,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后服务实施过程中,要科学安排、制订计划,抓好落实。一是学校要制订总体管理方案。成立课后服务专项负责组织,对全年度各级各班课后服务总体安排,按照“5+2”(每周5天,每天2小时)要求对每天服务时段做出调整,在保证学生上下学和家长上下班基本同步的原则下,合理安排。要在整合师资基础上考量可以开展哪些服务活动,对是否需要外聘社会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组织,怎样合理编班进行预设安排。二是各科目课后服务要有长远计划、短期安排。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奠基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学科教师在课后服务时必须周密部署,具体到每周任务和当天活动,,尽量和当天教学任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能有效促进学生最大限度掌握必学知识,不把作业负担延续到家庭。三是做好必要备课。必要时要在人力具备、教师精力足够的情况下落实课后服务备课制度,提前做足功课,在分层作业布置、个别困难学生针对性帮助、阅读内容引导、趣味性语文活动安排等方面做好备课,做到教师心中一堂清,学生活动有秩序,杜绝打着灵活安排的口号随心所欲,敷衍了事,“打无准备之仗”。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