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

2023-01-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琴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637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本,在单位时间内,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自主阅读,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通过集体构建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是阅读拓展教学的一种全新形式。
   群文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阅读量成倍增加,阅读速度有效提升,阅读面扩大,阅读方式变得丰富,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多种类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建构,有助于学生在群文阅读及其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扎实的语言基础,提升阅读综合素养。
   一、传统阅读教学弊端及分析
   传统阅读教学弊端体现在:首先是阅读方式保守。传统阅读教学是一种“就事论事”式的教学。一课时或几课时只关注一篇课文的教学,教者反复讲,学生反复读,课堂研读细品,虽然将课文读得很熟练,分析得很深刻,理解得很透彻,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但几节课学习分析一篇课文,容量显然不足,课堂也早已成了“热剩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传统阅读教学始终没有跳出“单一阅读”的圈子。其次是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欠缺。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少组织学生对单元相同阅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提炼、拓展和对比阅读,由于阅读教学的材料少,学生的阅读面窄,阅读容量不足,阅读速度慢,阅读面没有由课内扩展到课外,存在严重脱节,课内接触过的阅读材料,学生做起来感觉比较轻松,而一旦遇到课外的陌生材料,学生则会“老虎吃苍蝇——没处下爪”。课内外阅读的缺乏,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到的阅读方法没有有效转化成阅读能力,因而学生的阅读素养低、能力差。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层次探究
   群文阅读形式新颖,阅读层次由低到高,阅读面由窄变宽,一般师生围绕一个核心主题组织教学,阅读教学由课堂到文本,由文本到单元,由单元到课本,由课本到年级、到课外,使阅读教学达到了“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多样化层次,使阅读教学举一反三、由点到面,使阅读方式实现了多个体裁、多种题材文章的新构建,使阅读教学的层次提高、格局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三、运用群文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对文本材料理解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概括、总结、分析、整合、提炼、拓展及应用能力的大小。如何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及其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是每一个新时代语文教师都要学习和研究的课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学习、理解和运用认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贪多图快,而要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要求,每节课紧紧抓住一个主题,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采取波纹式辐射方式进行教学,稳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围绕阅读题材,选择相关文本,开展群文阅读
   因为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多,教学的跨度和跳跃性大、机动性强,因此,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文要紧紧围绕题材,突出教学目标要求,根据不同题材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多角度选择材料本文。群文阅读一般根据题材核定阅读文本数量,一般根据小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实际选择3篇左右的阅读文章(一般1篇正在学习的,1篇已经学过的,另外一篇课内未学或课外的材料)。教师通过课堂开展群文阅读,以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通过组织学生对材料文本进行自主阅读、比较、辨析、梳理、归纳、表达、展示等,掌握阅读的方法,建构知识体系,提升阅读能力。
   1.以文章结构为线,选择文本,贯穿群文阅读
   阅读文章首先要掌握文章的结构脉络,这也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群文阅读中,首先要以掌握文章结构为议题,选择相关文本,组织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六年级语文上、下两册教材中,我们可以将文章结构相同、属于叙写人物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课文放在一起开展对比阅读。在学习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让学生将两篇课文,再加上未学过的《詹天佑》一文放在一起,以组为单位,再次对比阅读,找出文章结构上相同的地方。经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这三篇文章都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写,,后分写。文章的第1段都是总起全文,点名要写的人物,然后分段叙述事件,表现人物精神品质。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掌握一般文章的三种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使学生掌握结构知识,并在自己作文时运用。
   2.以思想主题为线,选择文本,开展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可以将不同年级的相同题材整合到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如可以选择红色革命题材的不同课文和材料开展群文阅读。以抗战中的革命英雄主义为主题为例。可将《王二小放牛》《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三篇相同主题的篇目整合到一起阅读,设计相关问题。如可以总结人物形象:三篇课文中的英雄人物都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再次快速阅读三篇文章找出描写英雄人物的句段,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机智、勇敢”等答案。还可以设计与主题思想有关的问题,如:英雄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学生想到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杀害我同胞,中国人民是多么仇恨他们,从而总结出英雄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对日寇深深的仇恨。
   3.以表达方式为线,组织文本,开展群文阅读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五种,当中又以叙述、描写为主。描写的方法很多,以人物描写为例,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彰显人物品质的最重要的描写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此为抓手,整合以人物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相同篇目并理解分析,使学生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如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就是以语言描写为主,表现花生朴实而有用的品质,告诉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朴实而有用的人,不做表面光鲜而无用的或者没有价值的人。
   要在阅读中体会和掌握语言描写,就要在课堂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扩展到课内外其他的文本材料的阅读。如可以扩展到学生还未学过的《桃花心木》《少年闰土》等,这些课文中都有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段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突破年级、课本,把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