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叙事有方

2023-01-2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蔡梦荔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566

   记叙文习作是小学语文写作五大领域之一,记叙文习作能力是一个学生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的具体体现。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知识储备量不足,记叙文习作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记叙文习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习作素养,所以,记叙文习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考试成绩的提高,还是对学生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今小学生的记叙文习作能力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学生面对互联网的诱惑会出现从网上“照搬照抄”的现象,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辨别信息优劣的能力,网络上的范文只会让他们的思想被禁锢,产生“记叙文习作依赖”。所以我们要从源头解决学生存在的记叙文习作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被互联网的大浪卷进去。
   因此,这就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走进学生与教师中,在真正的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相应的对策,为提高小学生的记叙文习作能力提出建设性意见,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我,在文字中找到自我。
   一、小学高年级记叙文习作能力现状
   (一)缺乏写作兴趣
   当前,在记叙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沿袭老旧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即侧重于记叙文习作的指导和形式,却忽视了对学生文化氛围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环境下思维僵化,导致举“一”有余,反“三”不足,最终对记叙文习作提不起兴趣。记叙文也成了无源之水,成文缺乏文化底蕴。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记叙文习作时有畏难情绪,原因在于平时没有对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的积累,模式化的教学只会写出流水线一样的文章,所以,在遇到命题作文时,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没有自己鞭辟入里的角度和行文脉络,最终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写作兴趣。
   (二)未能充分利用教材示例
   在课本中,有很多记叙文体裁的文章。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将课程目标限定于该课文的理解,未对写作能力进行引导。针对这个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课文独立于情感。比如,在课文《妈妈的账单》的教学中,教师虽然将课程目标定为: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但是很多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没有继续追踪这篇文章的情感定位,只是简单地为学生讲故事,以为学生听懂,讲解就完成了,没有对情感进行延伸与探讨,这种戛然而止,对学生理解记叙文是非常不利的。其二,教學独立与应用。学习记叙文,其中有一个非常直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具有写作记叙文的能力。但是比起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描述细节来说,很多教师还是更重视生字和词语的掌握,而忽略了对文章中修辞手法、典故运用的强调,只是一带而过,学生没有清晰地接收到信息,自然不会准确地应用到写作中去。
   (三)未能重视阅读对写作的基础作用
   记叙文习作不只是围绕一个故事情节来进行阐述,而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分为写人、写事、写景、状物四个不同的方面。有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无从下笔,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生活素材,没办法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造成作文相似度高,千篇一律。比如,,在描写教师时,总是写教师加班加点为学生批改作业;描写父母时,总是写母亲是慈祥的、父亲是严肃的;写同学之间的友情,都是先有矛盾再和好。这种老套的内容与故事情节,刻画出的人物不深刻、没有代表性,没有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那这篇作文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生活的感悟还没有深刻到这个地步,而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去理解阅读材料、感悟阅读材料,对学生的记叙文习作来说,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四)写作技巧单调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内容就像流水账一样,没有吸引人目光的情节描述,也没有修辞的运用和典故的引用等,如在最常见的记叙文题目《最难忘的一件事》中,还有很多学生依然选取父母带着自己去动物园的事情,叙述平淡,也没有加入任何的修辞手法,对于看到的事物只是轻描淡写,完全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教师在记叙文阅读的教学时,没有注重写作技巧的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记叙文习作的教学课时有限,需要渗透在平时的课文与阅读理解教学中,因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课本和课后练习册作为依托,每天有固定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进行写作技巧的延伸是最容易达到效果的。
   二、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能力提升策略
   教师在记叙文教学中,一定要将与记叙文阅读与写作相关的点理清,进行系统的教学安排。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在阅读中学到写作技巧,在写作中感悟到阅读的感情。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当前提升记叙文教学策略的需要,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活习作兴趣
   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文习作兴趣,为此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校园“文化节”活动,开设“记叙文习作兴趣课堂”,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得到文化的浸润,从生活中找寻灵感,从轻松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真正的成长。这样一来,久而久之,校园内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崇尚写作的风气,学生从被动应付作业逐渐变得对记叙文习作产生兴趣。总之,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要喜闻乐见,在内容上要丰富多彩,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二)关注文本语言,突破重点、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教学材料,几乎每天都会用到,而记叙文也是最常见的体裁,其使用频率非常高。教师在记叙文教学中应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文章拆开、揉碎、彻彻底底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黄继光》的教学中,教师在分析文章时要引导学生查找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让学生感受在当时的紧迫环境,特别是在文章中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学生,通过这种形容的方式,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战争越来越激烈,但是黄继光依然没有退缩,体现出了黄继光的英勇顽强,带领学生去感悟文字的力量。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