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代晓琴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888
摘 要:“双减”政策的颁布,其根本目的就是增效减压,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其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打破传统作业形式,创新作业方式和内容。基于此,就“双减”背景下初中
英语的作业优化布置策略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双减”;初中
英语;作业优化
在全球經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片良好的态势。为了确保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国各地教育单位纷纷转变教育思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在现代教育中,再三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职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差异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但是,由于应试升学模式的限制,大多数教师仍旧注重教学中应试技巧的培养,这就导致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双减”政策的出台,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政策中明确表明,要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长,减少学生的作业总量,同时提高作业的质量。
一、初中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布置缺乏新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科学地设计课后作业,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提升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和布置作业方面缺乏新意,通常都是将教材后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完成,这些课后练习题,不仅内容繁多,同时重复性较高。这种照搬教材的课后作业,不仅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学生缺少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这不仅达不到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以及“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更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2]。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进行作业的设计,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知识。在这种观念下,英语教师布置作业时,大多以自己为中心,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后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些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难以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长久下去,会逐渐消磨掉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其自主学习意志下降,进而阻碍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缺乏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在作业布置的环节中,一般都是以背诵、抄写等为主,让学生在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抄写、背诵[3]。甚至一些英语教师还会将作业设计成类似考试一样的形式,以试卷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应试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某次小考中,学生写错了一两个单词,或者说错了一两个单词,英语教师就会以抄写的形式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写错或者说错的单词进行抄写,抄写十几二十遍。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过于单一,过于枯燥,且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作业布置脱离实际生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后作业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还能使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做出反馈。同时,通过对课后作业的练习,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让学生将英语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4]。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课后作业内容都过于应试化,缺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仅仅是为了完成英语教师安排的任务,为了提升学习成绩。这种学习意识脱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不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精神。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优化布置的有效对策
(一)利用手工作业,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大多数初中生对英语课后作业的认知就是抄写单词、背诵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等,这些传统的作业形式有很多弊端,学生在这种机械、单一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可能逐渐厌倦英语的学习[5]。不少教师认为,作业不仅是以抄写单词、背诵单词和课文这种单一的形式存在,还能以手工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手工方式的出现,无疑能够为单一的课后作业体验带来一丝新意,让学生耳目一新,这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后作业中,,英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适当地融入一些手工作业,如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以及学习的内容制作一些具象化的手工制品,同时,让学生结合手工制作的过程以及成果完成英语学习。如此一来,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具有丰富性,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课后学习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后作业中[6]。
例如,在“A green world”的教学中,手工作业就可以基于该堂课的内容来进行设计,“我相信大家在学习完A green world后,在自己的心中应该有属于自己的green world,那么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非常好奇,也非常期待,因此,我们今天的手工作业,就是同学们运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将属于自己的green world创建出来,并向其他同学和教师讲述自己设计的初衷、目的以及看法等。”从作业的布置上来看,似乎作业比较简单,但实质上,这项作业蕴含的要求较之于以往传统的作业更高。首先,手工制作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动手能力,要想展现自己的green world,就必须对“A green world”有较深的理解,不能仅仅依靠字面意思来思考。有些学生认为,green world就是绿色的世界,那么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采用大量的绿色;有些学生则认为,绿色的世界就是环保的世界,在制作过程中,会采用废弃的报纸、纸壳等材料;有些学生认为,绿色的世界就是大自然,为此,他会采用盆栽小树为制作的核心,装点出小型的自然环境。其次,描述自己的green world,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积累一定量的单词,为了更好地描述自己的green world,学生必须自己组织语言,构思自己表达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单词积累,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后作业成为促进自身英语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助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