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2023-02-1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曹建华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451

   数学活动课有别于传统的课堂,为数学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数学活动课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不只关注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数学活动课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并建立出数学模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数学活动课还可以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不仅是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是新课程特点和理念的体现。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数学活动课教学难度大,在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预设以外的状况出现,课堂上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数学活动课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现阶段能够借鉴的优秀课例也比较少,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难度较大,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数学活动课没有专门的课时安排,会挤占其他內容的学习时间,还会受到教学场地、教学用具等因素的制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有别于传统课堂。对学生来说数学活动课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其内容很多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往往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会有一定的参与意愿。但是对于一些原本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多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数学思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分类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一章的最后均设置了数学活动。根据活动课的内容把初中数学活动课分为以下几类。
   (一)实际生活应用类
   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记录家庭收支,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平面分布图,八年级下册数学活动画人口增长曲线图,移动电话收费方案设计等。
   以上这些数学活动都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入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让问题得以解决。这类数学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进入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各个环节。通过这些数学活动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数学化,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用数学感受生活。
   (二)问题探究类
   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探究日历中的规律,拼三角形与正方形寻找图形规律。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华罗庚巧算整数立方根,二元一次方程与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八年级上册探究比例的性质,归纳一种数字乘法中的规律,两位数乘法中的规律。八年级下册数学活动探索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折纸做60°、30°、15°的角,折纸做黄金矩形。九年级上册数学活动三角点阵中前n行的点数计算及利用二次函数验证猜想。
   这类数学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对某个数学现象或者数学问题,通过探索研究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和必然联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发现、猜想、验证、归纳、交流。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数学研究的经验,同时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操作类
   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制作长方体包装盒,制作几何体模型,探索发现计算器的功能并学会使用,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制作正方体、圆柱体形状纸盒,八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利用全等三角形研究“筝形”,八年级下册数学活动探究纸张规格与■的关系。九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旋转与点的坐标的关系。探究车轮做成圆形的数学原理,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九年级下册数学活动测量旗杆高度的多种方法,制作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利用测角仪测量塔高。
   实验操作类数学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实验仪器、设备或者引导学生自制工具,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数学活动,此类数学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数据调查分析类
   例如,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收集整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调查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测试谁的反应快,求班级学生脉搏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数学活动。
   在这类数学活动中,学生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利用分析出的结果进行预测或决断。
   (五)设计制作类
   例如,七年级上册数学活动画五角星,,图案设计,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利用平移设计美丽的图案,八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利用镶嵌设计图案,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九年级上册数学活动利用旋转设计花瓣,九年级下册数学活动利用位似设计美术字,设计几何体制作模型,设计并制作笔筒。
   在进行设计制作类数学活动时,学生需要充分利用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施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实物模型。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数学活动课备课时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活动课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各环节的预设,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预案,教学过程中要组织、调控好学生的活动过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以下列举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类型。
   (一)探究—发现型教学模式
   皮亚杰与布鲁纳的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应该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开展体验式教学,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研究能力。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以科学探究为基本手段,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进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主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设置能够引发学生动脑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