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雷进义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516
在当前背景下,初中
数学学科的学习重点和考试重点发生了改变,统计已然成为新时期初中
数学的学习重点和考纲重点,其核心考点就是数据分析。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其掌握数据分析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探索知识内容,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初中生在学习统计时,数据分析能力普遍较弱,教师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课堂上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学生产生疑惑时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难以进行自主分析。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时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培养其自主对实际问题中有用数据进行分析整合的技能。本文通过分析现在初中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以及教学现状,对如何培养及提高初中生数据分析能力进行深入探索与规划,意在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素质快速提高。
一、初中生数学分析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数据分析失去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虽然新课改重新定义了教师观和学生观,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仍根深蒂固,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权利较大,对课堂控制力强,所以至今仍有很多学校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还加入了很多创新课程,意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学科课程内容上也有所变化,初中数学重点、难点从基础概念转向数据学习,其宗旨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受到数据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但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意识没有得到重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将关于数据的书面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不贴近生活,也不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来源。学生在不理解数据分析的情况下被动接受知识,只会让知识变得晦涩难懂,难以接受。久而久之,学生觉得只要学会考试套路、死记硬背公式就可以,不必对数据分析进行深入挖掘或者灵活运用,慢慢就丧失了数据分析的学习兴趣,导致数学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另外,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问题时,很多教师不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也不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教师来讲会拖慢课程进度,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堂中也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会直接将答案告诉他,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觉得遇到问题教师都会告知答案,自己就会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答案,以至于丧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学生认为数据分析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在思考过程中会做很多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甚至產生厌学情绪。
(二)数据分析教学过程简单程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目标制订方面,其总体方向存在严重偏差,重结果而轻过程,多数教师讲解的课程内容是为了完成例题训练和考试,所以讲解的内容非常简单,多在考试范围内,没有进行知识的深度挖掘,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探索求知的阶段,而教师针对数据分析的过程讲解得十分简单,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深入探索的乐趣,以至于学生不能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问题,更无法掌握更多的数学分析办法,阻碍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发展。此外,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其根本就是教师没有设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也没有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使数据分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数据分析教学脱离生活现实
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据分析也不例外。但是,学校的教学方式逐步与生活实际脱节,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出现偏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考试成绩上,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对考试成绩有着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最初的理念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其所学知识也要符合生活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可是纵观我国数学教育,教师对获取基础数据的过程以及数据整理不重视,反而觉得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对学生的成绩不能起到丝毫有利的影响。所以究其根本就是整体教育的目的有所偏差,对学生的培养不应该仅仅是一张卷子、一个数字,而应该重点培养其基础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保持数据分析的习惯,以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四)学生自主分析数据能力较弱
学生在初中接触到数据分析时,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是根据课本内容,强行打开学生的思维,将知识塞入学生脑中。教师为了能够控制住课堂,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也仅仅是针对一个问题询问个别学生的分析结果,对于对的结果给予奖励和肯定,对于错误的结果也只是告知正确的答案。这恰恰暴露出非常大的问题,学生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结果,但是对于结果形成的过程以及这个结果能导致什么样的结论却丝毫没有概念,对于得出的结果可以运用在其他什么类别问题中也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得出的结果只是单纯的结果,没有进行延伸和拓展,导致学生自主分析数据能力减弱。其根本就是教师对学生数据分析结果没有进行深入引导,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要求质量低,以至于对数据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能力明显不足,从而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和分析数据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问题也是经常能在生活中遇到的,所以,教师在数据分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并对生活中所得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用于数学学习中。就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来看,教师在进行课程讲授时很少联系实际生活,也很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据,养成数据分析的习惯,使得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下丧失了数学学习本该具有的灵活性和思维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