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论数学教学中情商的重要性

2023-02-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谭德旭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678

   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强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很多教师迷茫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和提升,面对学困生时方法百出却终难有成效。在高中教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难度大、学困生多的高考必选科目,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对很多学生来讲至关重要。从情商这个非智力因素的角度进行讨论,剖析高中數学、学生、教师情商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从另外的视角看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师情商;兴趣;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育领域中的至理名言,但究竟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却是很多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不少高中数学“学困生”已经产生对数学的排斥心理,想要激发兴趣难上加难。本文从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喜欢一门课的角度切入,讨论教师情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原因
   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原因通常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比初中数学强很多,知识点具有深度和广度,应用起来难度比较大;其二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对数学学习会产生排斥。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分析可知,喜欢数学的学生原因大多是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本身和因为成绩好而喜欢数学的学生数量较少;反过来讨厌数学的学生也大多是因为不喜欢数学教师而迁怒于数学。当一名教师深受学生喜欢时,学生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中,积极跟上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授课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提升自己的受欢迎程度对转化学困生十分重要。
   二、教师情商与高中数学教学
   情商指的是一种情绪智力,与个人的意志、态度、心情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是智商的重要辅助力量。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智商固然重要,但智商的作用仅能占到30%,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情商作用占到70%。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严重缺少兴趣,存在厌恶、排斥情绪,在智商等同的情况下,学习效果必然被大幅度压缩,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那么在智商等同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固定不变,而教师是灵活的、可改变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及教师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上所做的工作成为影响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高中数学难度大、逻辑性强,教师的情商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情商,挖掘和发挥情商的价值。
   三、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用情商的具体方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吸引力
   1.提高自身形象
   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及整体感觉十分重要,影响着信任感、沟通效率等多方面。也就是说,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外在表现十分重要,是进一步沟通欲望产生的必要基础。根据心理学研究可知,影响人与人之间整体感觉的因素包括形象、语调、语言,其中形象占比超过50%,语调占比约40%,语言占比仅为8%,再一次说明大多数人都属于视觉和听觉动物。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自身外在形象的打理,向学生展示既符合教师身份又符合学生审美的衣着打扮。首先,衣着原则以整洁、美观、大方、典雅为准,同时应做到“不奇装异服、不妖艳、不华贵、不寒酸”。男教师尽量在春、秋、冬季保持合体西装系列的穿着,偏向休闲西装的款式正规又不死板,在夏季也应尽量杜绝穿短裤、背心、拖鞋上课的情况,在保持清凉整洁的同时尽量正规。女教师的可选范围稍大一些,正规的西装套裙、西装裤可以作为上课的穿着,流行时装款式同样可以作为课堂着装,但应尽量避免过于性感、贴身。在着装色彩选择上,男教师应重点选择深冷色调,可在配饰上做一些小变化,女教师则应选择一些明快温暖的色彩。对于学生来讲,一成不变的校园、教室、学习课表已经很死板,数学课上学习的内容艰深难懂,如果教师的着装还一板一眼,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会愈发低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衣着打扮大方得体的教师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更能用自身的吸引力带动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2.学会幽默授课
   死板、生硬、艰涩、抽象是高中数学给很多学生留下的印象,这种印象来自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也来自教师在课堂上平铺直叙、单调乏味的讲解方式。当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老和尚念经”的印象时,即便教师讲课的条理再清晰、逻辑性再强,学生也听不进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自然无从谈起。性格内向的教师可以在日常积累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趣闻趣事,合理穿插在课堂教学当中,以“冷幽默”的形式讲解,形成与教师日常教学风格相异的“反差萌”,提升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性格外向的教师可以借助自身丰富的表情、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师应善于“借题发挥”,以幽默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某次短假期后数学教师A发现很多学生作业中存在“对答案”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动情况,虽然比直接抄袭情况略好一些,但同样属于不正确的行为。教师A并未严肃对学生进行批评、说教,反而说:“有些同学自己把作业改完了交上来,也不说一声,我还花时间给你们批改,越批越不对劲,你们累傻小子呢?”一个“傻小子”的自比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确和对教师时间、精力的浪费,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发现教师身上的幽默感,让学生对这次“批评”记忆深刻。
   3.学会点缀式授课
   点缀式授课即多元化、多样化授课,在抽象、常规的高中数学课堂上融入多种多样的元素,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常见的点缀式授课方式就是当下流行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视频等途径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深度。在数学领域中,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维,也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有力工具,是学生理解数学公式定理的重要途径。在函数这一高中数学重要板块中,包含有大量的数形结合元素,函数式和对应的图象存在有紧密关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象来掌握函数式的性质变化。教师可以针对这种数形结合的图象内容,还可以根据其特征编唱顺口溜,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函数知识的认识。比如,针对指数函数的图象提出“指数函数水上漂,y轴镜子两边照”的趣味学习口诀,这种新颖的学习模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