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考”)是根据国家及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及考试要求,由省级教育厅组织实施的考试。学考是中职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也是检验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有利于高校更加合理地选拔人才。旅游概论为福建省中职学校旅游类学考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科目。在学考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学考要求。中职旅游概论教师应深入研究,积极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方能助力学生学考。
一、中职旅游概论学考基本情况介绍中职旅游概论学考主要考查学生对旅游活动、旅游市场、旅游业等旅游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全省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含高职院校招收的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学生,不含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均需在二年级下学期参加合格性考试,有升学意愿的学生还需参加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时长90分钟,总分150分;等级性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100分。两种考试均采用书面闭卷笔试方式,总分250分。合格性考试根据原始成绩排名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E 5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需通过中职学校组织的补考方可毕业。等级性考试成绩则作为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依据之一。
二、中职旅游概论教学面临的困境(一)学考新变化新要求带来更高挑战2022年中职旅游概论学考分为:合格性试卷,包含单选题、判断题和填表题;等级性试卷,包含多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可以看出,中职旅游概论学考较好地凸显了两份试卷的不同功能。合格性考试要求学生掌握记忆、区别、领会等低阶思维能力,以判定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达到毕业要求。等级性考试则要求学生掌握分析、综合、融合等高阶思维能力,以有效区分学生,为高校输送综合能力更强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剖析考纲,精准把握不同考试的要求,针对不同学情制订相应的学习策略。
对不同年份的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考查的范围和深度逐年扩大,这对学生的比较与分析、逻辑思维、概念构建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这些能力也是教师要面对的课题。
(二)中职生学力不强中职生现有的学力与学考要求的综合能力不匹配。中职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不足,知识的关联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亟待提升。学习能力方面的短板导致时间、精力投入产出比低下的问题普遍存在。自律性差,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干预和指导。之前长期经受的失败体验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应试心理素质差。
(三)教学方法守旧中职旅游概论教学中存在因循守旧的问题。有的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角展开授课,照本宣科,简单粗暴地画重点。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接受大量机械性的练习。有的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播放PPT的层次。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教师产生依赖,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导致消极怠学,思维发展缓慢,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严重不足。
三、提升中职旅游概论教学效果的有利条件(一)中职旅游概论备受重视中职旅游概论总分250分,占学考总分750分的33.3%,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逐渐意识到旅游概论是升学的关键科目之一,学习热情回暖。家长与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度不断升高。中职学校纷纷增加旅游概论课时数,通过提供补贴、考核倾斜等方式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上述因素为教学策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日渐普及与完善在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当下,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从网络上获取大量优质的图片、视频资料并作为教学资源,也有众多小程序、App、教学软件、教学平台辅助教学。教师自行制作视频、微课也越来越轻松。这为教师将信息技术与中职旅游概论教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四、中职旅游概论教学效果提升策略中职旅游概论学考作为评估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水平的载体与形式,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状况。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利用有利条件提升教学效果,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笔者在广泛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以下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转变育人策略,改革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