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与探索

2023-03-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一、解读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以班级为单位,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的教学任务而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对于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教学不能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第二课堂是只要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都可以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者可以是学校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的专家。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可以拓展,而且第二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活动丰富多彩,学习空间范围大。

二、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性(一)发现第二潜质并提高学习兴趣

在中职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电子类专业为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中职生知识学习能力差异大。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能升学和想就业并存,能升学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明确,对知识十分渴求,开展第二课堂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想就业的学生往往对动手操作感兴趣,而对于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弱,且缺乏兴趣。二是电子类专业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本身基础知识弱的学生便会降低学习兴趣,想就业的学生更愿意在实践中去摸索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三是常规课堂教学不能兼顾学生特长和差异。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较困难,但对于实践知识学习起来较快,技能掌握得也快。因此,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最大的好处是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第二潜质并提升综合能力

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能力要求,如专业技术类的就业岗位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仅仅靠第一课堂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应该通过不断地实践,有目标、有意识地培养、锻炼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中职电子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虽然参差不齐,但是好奇心强,课余时间相对较多。若能够在合理安排并且目标明确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提高专业动手能力,从广度、深度上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队协作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目标。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第二课堂对巩固课堂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探索显得很着必要,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实践经验。

三、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

电子技术社团是电子类专业第一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学习的延伸与拓展,不仅能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特长,更能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社团简介

电子技术社团主要面向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实践。社团活动主要采用理实一体竞赛方式,需要依次完成以下几个任务:结合电子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完成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焊接;给装配焊接完成的电子产品通电,验证各个单元电路功能,并按照指定条件对电路板进行测试并记录;使用相关编程环境完善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在所装配的电路板上实现指定的扩展功能;使用各种电子仪器仪表,对成品故障电路板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利用画图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3] 《李克强出席第十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时强调:开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起点更高、内涵更广、合作更深的“钻石十年”》,《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4日,第3版。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每项任务可设定不同层次的竞赛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训练所有学生的基本电子技能,还可以对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比如,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焊接的任务着重培养辨识元器件、识别原理图和装配图的能力,提高焊接技术;常见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功能测试的任务着重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使用串口调试工具软件的能力;故障板检修着重培养学生维修工程师的潜质;利用编程完善单片机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开发电子产品附加功能,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制作可视化控制界面的任务,引导学生根据电子电路应用系统功能及通信协议制作可视化控制界面,实现对电子电路应用系统进行控制的能力。以上各项任务难度层层递进且环环相扣,针对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