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悦,刘如钢
(1.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2.北京门头沟区育园小学,北京)
一、理解意义,强化语言实践活动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而用英语做事情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只有经过反复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熟知和运用英语,进而达到用英语做事情的学习效果。
(一)什么是语言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创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以情境为环境,以活动为载体,以交际为主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
(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目前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全班语言实践活动、小组语言实践活动、同桌语言实践活动和个人语言实践活动。语言实践活动可采用歌谣、歌曲、指令性活动、简笔画、游戏、表演、做调查、采访、编故事、辩论与表述和设计制作等方式进行。
(三)语言实践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语言实践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语言实践活动的载体,语言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服务,它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知识转化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完成。语言实践活动同时能改善课堂教学,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和氛围,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助力。
(四)语言实践活动的意义
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为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提供了一个提升的跳板。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中必经的学习过程,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果课堂教学没有语言实践活动环节,整个教学过程就不完整,学生毫无语言输出基础,无法完成语言学习的内化过程,对英语学习会产生厌倦感,他们的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分析学情,增强语言实践活动针对性现就我所任教的一个一年级的班做学生分析:
(一)学生课堂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年级(1)班45 名小学生都非常可爱。他们非常喜欢上英语课,有极强的好奇心和说英语的欲望,喜欢唱英语歌、chant,乐于模仿学唱、学说英语。这些都是我班学生具有的课堂学习积极因素。
但由于学生刚步入小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课堂学习,加之他们的注意力时间短、自控能力弱,有以下几点不利于课堂学习。
1.对于头脑相对聪明的学生,有些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他们一旦学会了就不愿跟着教师和大家一起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失去了练习巩固的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2.家庭娇惯对少数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影响,课堂表现为学生不能及时按教师指令做事情、反应慢、回答问题声音小。因此,教学中我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关注度,帮助他们增强听指令做事情的意识,培养学生大声说英语的良好学习习惯。
3.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课堂上常会出现有的学生说到做不到、想做但行为却跟不上,还有的学生想说、想表达英语,但他们的口不能随其心表达自己所想的现象。
(二)学生校外学习环境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我们在开学初做了如下问卷调查:
英语学习资源与渠道调查你怎样学英语?课外英语班(如有,请写出名称) 家长辅导 家教在学校10 人有,剑桥,昂立,Lily 英语等50%能2 人有80%你最喜欢英语书中的哪一课或哪个单元?Lesson __________(喜欢颜色与食物单元的各占50%,也有说全都喜欢的)其他学习英语的渠道点读机、学习App、步步高点读、网课等
从调查结果看:本班大部分学生家里有英语磁带,但是有个别家庭没有录音机,家长不会英语,孩子全靠在学校的英语学习。有10 个左右的学生有课外英语班或者有家教辅导英语学习。
(三)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时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以前学过的知识用不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弱。
2.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缺乏合作意识,不愿与同伴交流。
3.语言实践活动中由于机会不均等,学生的活动范围有局限性。
三、寻求训练,力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