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柳树镇中心小学,甘肃 兰州)
小学阶段的教育与其他阶段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体现在学生主体上。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是刚刚接触学习,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和学习模式,一切处于启蒙阶段。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教学方式上也要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小学语文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不管是在对学生字、词、句、段、篇方面的训练,还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提升,都离不开阅读,因此阅读是语文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做好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做好了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阅读教学,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再围绕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同时也要确保教学内容和形式符合小学生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科教学中,想要优化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教学,分析当前课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相应的问题对照课堂内容,探究其中的原因,然后针对当前的教学问题进行优化和改革,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1]。
综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师阅读教学各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拓展延伸。因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包括写作、拼音、字词、朗读等多个方面,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会将这些模块分开教学,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个模块分开之后,各自占用了时间,导致阅读教学的时间不够,学生很少有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同时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影响阅读效果[2]。但事实上,语文学科的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以阅读和写作为例,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充分融合,通过读写结合的模式提升阅读教学效果。而想要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研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效果会更好。当前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阅读兴趣,加上教师忽视了这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被动地参与语文阅读的学习。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陈旧,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课堂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3]。另外,语文课堂时间有限,分配到阅读教学的时间更有限,然而阅读是持续性的活动,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不断地积累阅读量。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课外拓展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将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下意识地将所有精力放在课内阅读教学上,缺乏课外拓展性阅读的时间,也没有做好相关的阅读教学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阅读能力提升和阅读效果欠佳。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意义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各科教师都在关注教学改革和创新,也开始尝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对课堂进行优化。所以在当前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4]。
首先,加强阅读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素质教育中,“多读书、读好书”是课程改革要求之一,学生阅读量的积累不但可以提升阅读能力,更是保证语文知识学习效果的关键,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必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的读书水平和阅读能力培养,然后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能主动去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其次,强化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5]。这些年来,国家提倡减负增效,学生学习时间有限,而想要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就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量的积累能达到质的变化。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增加阅读量,就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强针对性阅读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经常开展阅读活动,通过具体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用什么方法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速度自然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