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祥
(甘肃省兰州新区实验小学,甘肃 兰州)
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已经快速融入课堂,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也时常能看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影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一)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教学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缺乏语境,理解英语知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与语文或者数学的学习相比,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是从零起步。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尽最大可能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多种多样,而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实际上也是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这一优势,在动画与视频中融入英语单词、语法的相关知识,以及教学的重难点。如此,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生动的表现方式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二)有利于创设英语语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以及语境,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置身其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良好的环境下,学生能乐于投入其中,结合自身的感受,用英语表达所思所想。静态的英语知识通过生动的演绎,为学生所用,让学生感知运用英语的乐趣,轻松学习英语。学生也可以开展情境对话练习,对语法加深理解,实现运用英语交流的目的,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英语素养。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单词、句型、语法等,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交际反而被忽视,形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不利于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双主体”的作用,既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全方位以及多角度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人翁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积极思考、理解、掌握英语知识,真正将所学英语切实应用到交际对话中,做到学以致用。
(四)可延伸与拓展课外教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巩固教学效果。为此,切实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课上与课下紧密衔接,教学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教学效果。针对小学生自控力较弱、自律性较差等问题,在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学时,更需要做好家校合作,使家长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及时关注教师上传到班级群中有关多媒体的学习资料,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网络学习的条件。比如,在学习有关“用英语询问路怎么走”的知识时,可鼓励学生提前上网搜索和查找相关资料,用英语练习问路的技巧或者方法,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现状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更为形象、生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仅仅是用课件来代替黑板书写,也只不过是将重要的学习内容从黑板转移到课件这一媒介上。如此,板书的书写示范作用就会被减小。显然,这一不可或缺的步骤如果减少甚至消失的话,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当前,英语教学不再受限于简单的讲述,而是逐步增加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但是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足,在运用这一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存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的问题,人机互动频繁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却减少了。究其原因,也是教师能力有限,不善于运用或者过度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与功能。
(二)一些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次数过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只是一种引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投入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中仅是播放课件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未及时加以指导,或者来结合板书指出重难点知识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讲解,那么教学质量不仅得不到提高,而且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以及新鲜感,导致其学习兴趣降低,得不偿失。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内容,在理解方面还具有局限性,如此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也不理想。
(三)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时范围太宽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