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永生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小学,甘肃 金昌)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2.0 时代,教育资源观、技术素养观、教育技术观、教育治理观均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首先解读了教师教学素养的内涵与特征,从有效改善教学环境、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阐释了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意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主线,在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效能以及助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教师教学素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紧扣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以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一、教师教学素养的内涵与特点教师教学素养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教师鲜明特质的素养。教师教学素养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基础性。教师教学素养是教师教学活动乃至教育事业的基础内容,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教育事业的整体效果有直接的影响。第二,复合性。教师教学素养由若干个素养构成,每个素养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有内在的联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特点。第三,发展性。教师教学素养是一个动态化的概念,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比如,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课程一体化设计理念以及课程综合性的进一步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着力发展等方面都对教师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充实了教师教学素养的内涵。
二、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意义(一)有效改善教学环境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教师都非常重要,改善教学环境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首要内容,而信息技术则在教学环境的改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使得教师的教学环境,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信息技术也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手段。它使得知识的传递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单方面传授;其表现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上,学习形式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凭借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技术,多元化获取知识。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随着信息技术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要求的持续提升,教育信息化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任务。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从更新硬件设备、加强新软件的应用等角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又如,改善教师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营造出契合学生心理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
(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素养的核心指标,因为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质量具有正相关性,教师教学素养越高,教学质量也越高。当前,不少教师面临着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而未能发挥好信息技术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是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因素之一。对此,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信息化2.0 推动了教育技术观的转变,使教育技术从传统的教育工具转变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深入教育教学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提升教学质量。
(三)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终极任务。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教育信息化1.0相比,技术素养观的转变是教育信息化2.0 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2.0 实现了从技术应用能力向信息素养的巨大转变,不仅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注重以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能够推动信息教育从课程教学向常态化教育开展,协同发挥各门课程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策略(一)以信息技术重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