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蕾
(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
近年来,电商直播成为国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能,企业纷纷数字化转型开展直播、短视频营销,但因直播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品类知识匮乏,违规频繁出现,所以规范职业标准、抵制低俗化销售、建立健康直播生态,成为国家行业治理的焦点问题。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守正创新、专业素养优良的新时代直播人是职业院校的使命。国家级创新团队带领专业群珠宝、眼视光专业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岗课赛证融通“直播销售”课程,开展“国潮营销”直播项目教学实践为企业直播带货,培养直播人“三感三力”六大全新思维能力,深植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团队协同开展模块化教学实践,探索数据化教学评价新模式,有效提升课堂效能。
一、“直播销售”模块化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研究(一)聚焦“三教”改革,构建专业群协作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新模式立足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成立交叉互融、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1+4”项目组协同开发团队。其中“1”为课程教学团队,由直播销售授课教师组成;“4”为思政教学组、电商移动商务教师组、珠宝与眼视光营销教师组、合作企业直播与新媒体行业专家教师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入开展模块化课程开发、1+X课证融通实践、课程思政与专业模块渗透、教学方法改革及评价模式创新,实现课程结构再造,教学流程重构。
图1 专业群教师协同开发模块化课程
(二)对接直播销售员职业标准,重构“岗课赛证”互为融通的课程内容1.精准定位课程目标,能力本位确定课程学习模块
依据《电子商务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瞄准电商主播、助理、场控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和直播销售员(四级、五级)职业标准,对接“1+X直播电商”标准,参照“电商直播”比赛评价指标要求,形成凸显“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根据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下的直播销售岗位标准,精准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模型,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归纳出直播销售员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包括:直播准备、直播选品、直播脚本编写、直播销售执行、直播过程应急处理与互动、直播复盘与数据分析。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和典型职业任务,完成课程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开发。
2.专业群教师协同精准分析能力标准,模块化学习内容开发对接职业标准
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6项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及标准。
(1)直播准备模块内容要求:能根据直播平台(京东、淘宝、天猫、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的规则要求,确保直播商品符合国标要求,明确着装与行为规范,完成产品或服务的讲解、销售等直播营销工作;能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及各直播平台发布的《主播直播管理规范》进行违规词的规避;能根据直播产品及目标受众,打造符合商品调性的主播人设(妆容、道具等),提升直播间氛围,精准定位主播IP,增强粉丝亲和力。
(2)直播商品梳理内容要求:能根据本场直播的主要目标,熟悉本场直播商品定位(引流款、爆款、福利款、宠粉款、利润款等);能根据直播脚本及运营要求,梳理本次直播所有商品的基础信息(材质、规格、重量、功能)、商品卖点,进行商品使用测试,归纳使用体验;能够通过脚本分析,了解商品的历史销售记录、应用场景、竞品信息等延展信息。
(3)直播脚本编写内容要求:能根据直播销售目标编制整场直播脚本;能符合产品人群和商品特点编写话术脚本;归纳分析直播间常见问题编制风控脚本。
(4)直播销售执行内容要求:能根据直播间粉丝过少、粉丝异常波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心态,确保在镜头前展现出积极、乐观、亲和的表现力;能根据脚本规定,应用各种直播技巧流畅地进行直播销售,与团队配合顺畅,确保达到不同商品的KPI指标;能调整直播节奏,有较强的控场能力,有效开展粉丝互动,增进销售转化。
(5)直播互动与应急处理内容要求:能在直播间粉丝互动过程中有效辨识粉丝类型,及时解决忠实粉丝的问题,根据预案处理黑粉问题;能在播报过程中就价格、物流、商品误报等问题进行应对处理能与团队配合,及时解决直播中网络设备故障、场景化展示配合、仓储物流配送等突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