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凯琳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昆山)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扩展素材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的数字资源。微课多以微视频的方式为主,其中包含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一切资源,是一种新颖的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微课可以让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且容易理解,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加之教师的精心设计和详细解读,能有效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拓宽语文教学的范围,为创设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一、微课的特征分析首先,微课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直观地表达一堂课的内容,虽然每节课的主题不同,但微课中的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十分丰富,可以说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固定时间内能迅速找到一节课的重点,并以此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其次,微课占有容量小,通常情况下一个微课视频容量为几十兆,学生在课后能随时随地观看。目前网络上的微课资源数量也十分繁多,教师可以挑选适合的微课作为教学工具,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微课是由资深教师设计的教学短视频,生动、形象地将一些理论知识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微课大多取材于实际生活,契合生活化教学原则。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兼顾读、写、做、听、说的场地,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写,还要会说,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效果。微课正是利用生活化教学,突破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意义(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存在一定差距,很多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语文学科本质在于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务必加强阅读理解能力。但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长远发展。微课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以视频为载体,兼具声音、图像、文字功能,将书面知识以多样化方式呈现,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微课主要以视频呈现教材内容,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打破了教学的僵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义。中职语文教师在利用微课时,将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始终以学生兴趣为主,创设趣味性十足的课堂。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印象,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生动展示教学内容微课教学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微视频。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把握微课特点,在制作视频时应确保其质量,不能过于浮夸,立足于课堂实际,只有这样微课才能在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总而言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拓展微课内容,将其贯穿语文课堂中,优化课堂构架,以微课和相关视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其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必要性,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此一来,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
三、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一)巧用微课实施情境教学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文学习成为学生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提高学生成绩,忽略了其个性化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中职语文教育提出新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古诗文学习是重要的手段,也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差异,事实上,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智力差异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开发和教育。要想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教师应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适宜的学习情境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领悟其中的内涵、情感和思想。
学习情境的本质在于将生活事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取材的生活事件也应贴合教学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情境融入微课中,在微课中体现。微课作为新型教学工具,是创设情境的最好方式。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教学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烛之武高超的游说艺术,提高其文言文阅读能力。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选择适合的微课视频统一播放,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观看视频,很多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能总结出烛之武观点的多层意思。之后,让不同学生饰演烛之武、佚之狐等角色,还原历史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也能让他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借助微课优化教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