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楠
(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漳州)
在中职院校中,美术是一门必修课。中职美术教育必须要应用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以便满足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行业不断转型,教学模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中职美术教育工作者也要抓住时代机遇,进行教学创新,有效提升中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技术要点,对课堂进行合理规划,保证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有效契合,为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结构做出了新的定义。教师要在教学中重新规划课堂结构,采取各种措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有助于激活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主动探究。在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的情况下,他们的学习状态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更加认真地完成布置的课堂任务,更容易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凸显更加重要,已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就现在形势来看,美术课堂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学生课堂地位不明显的问题,教师没有根据课程改变思想,没有很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调整课堂结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仍然以教师为主,对课堂的过度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无法有效发散,导致课堂教学质效不高,学生状态消极。
(二)学生缺乏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创新机遇。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模式也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信息化的教学,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教学资源。例如,中职美术课程中的“网页制作”,单靠书本素材远远不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像花瓣网、昵图网等发现喜欢的事物,保存有用的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饱满。而且美术知识本身就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信息技术非常适用于美术教育。一些教师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思想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对信息技术没有过多了解,甚至对信息化手段存在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在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其信息化意识不足,中职美术教育工作无法实现信息化建设,不能打造现代化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会影响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激活课堂活力趣味性不足是当前中职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存在传统思想,应用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许多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使用“填鸭式”的教学行为,那么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学习欲望就会大幅度下降。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构建多样化的美术课堂,改变之前的课堂教学思路,利用更直观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和呈现美术知识,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他们的课堂体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打开思路、拓宽视野,逐渐地感受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思维扩散求异,学习热情高涨,课堂趣味性明显提高。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有效激发,他们不仅能厘清知识脉络,还能形成深刻记忆,从而使学习效率更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可见一斑。
(二)简化理解难度中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育人目标方面。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要以就业为导向,而且一般情况下,中职学生的文化功底较弱,没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障碍。教师在中职美术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材阐述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课堂内容,难以积累深厚的美术知识与经验。信息技术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等特点,能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发生显著变化。在新型美术课堂中,美术知识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教师可运用蓝墨云班课发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含的形式可以是视频、任务单或者PPT课件等。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分析。课前预习大大降低了课堂美术知识点的讲解及理解难度。课中配合音频等方式,能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点,如讲解莫奈的画可以配合播放德彪西的音乐,使学生更有画面感。课后巩固可以运用小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更深入、全面的理解。譬如可使用希沃系统游戏,寓教于乐,简化理解难度。再者,美术教学会涉及一些抽象化的概念。例如,中职美术课程中的“构成基础”,教师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讲解说明。这时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在互联网上寻找图片、视频,甚至放置到计算机软件中建模,多维度、多角度地展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由此可见,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简化理解难度。
(三)传承美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