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6-1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咏梅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甘肃 会宁)

新课改实施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教育职能均发生不同变化,“双减”政策推行,更是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新要求。数学游戏包含数学知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是新时期下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实施。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均处于开发的重要阶段,若是教师缺乏有力引导,学生很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迷失,甚至还会受到单一、枯燥教学模式以及繁重课业压力的影响,产生负面学习兴趣。数学游戏能够改善课堂单一的教学现状,是以小学生为切入点实施的教学手段,以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共同参与课堂游戏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因此,联系实际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学游戏概述

数学游戏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利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丰富的形式,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变得直观、简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游戏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过程。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数学游戏形式逐渐发生变化,数学游戏软件被有效开发,如“数独”“数字大作战”等游戏数码产品均获得好评,标志着数学游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数学游戏应用的必要性

数学游戏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科学引入游戏,以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若是学生本身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则课上就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开小差、随意讲话等情况,数学游戏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利用游戏刺激小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普遍有兴趣,单一课程教学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从兴趣培养角度来说,数学游戏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二)开发学生的智力

游戏本身具有趣味性,若是想要达成游戏目的,获得游戏胜利,学生就必须思考如何进行数学游戏、如何取得比赛优势,在胜利目标的刺激下,小学生会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并且能够较好地应对在数学游戏比赛中其他同学、小组抛出的问题,为小学生不断深入发掘自身潜力创造有利条件、开发智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游戏是主要形式,数学游戏包含较多数学知识与趣味性元素,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点、以数学知识关联性为主要原则设计而成的。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尤其是在趣味性、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创新性都得到较好改善,保障数学教学工作有序落实,并取得较好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现下新课改、“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带来较大难度,若是想要较好地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节点来有计划地调整、设计教学方案,使课上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知识记忆、性格特点,避免出现课上有效性不高、课后作业布置繁重等情况,增加学生压力,实现增效减负,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思想理念的影响,现如今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实效性。

首先,忽视学生诉求,数学知识、计算公式、空间图形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于性格活泼的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通常以硬性记忆、要求学生背诵的方式巩固知识,“题海战术”为主要应用练习手段,导致课上教学缺乏活力,小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缺乏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思考,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其次,由教师主导课堂,小学生缺少参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要构成,二者缺一不可,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师应尊重、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位置,未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学习现状,盲目追赶学校教学进度。虽然小学教育学校已经专门针对核心素养、素质教育、新课标要求进行深入讲解,但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家长对学生成绩极为关注,导致大部分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思想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