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明杰 杨庆益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857
[摘 要] 针对云南边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到云南边疆高职院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信息化教学重比赛轻应用,缺乏专业的培训、激励制度和有效数字化教学资源,科研与教学改革脱节、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力不高、信息技术教法单一,加之云南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学生行为习惯差、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已严重制约云南边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对此,从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
[关 键 词] 边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057-04
信息化教学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教师主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资源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现代教学方式[1,2]。现如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进行信息化教育,这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还要改变观念,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将信息化技术真正运用于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最终服务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和设计成了广大教育学者研究的新课题。
一、研究综述
(一)国家政策支持
1993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建设开启了全球信息化建设浪潮。中国也紧跟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出台新政策,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改革: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用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3];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关于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机制,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主要依据[4];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5];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6];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继续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7]。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明确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研究现状
余胜泉学者曾在2012年提出,未来十年信息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8];何克抗学者提出教学改革的现状是教师长期只重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变革,轻教学结构改革的教学变革,使学校教学难以取得突破性的发展[9];钟志贤学者提出个体—接受、群体—接受、个体—探究、群体—探究的信息化教学模式[10];何克抗等学者提出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和课外整合教学模式[11]。以上教学模式被广泛推广应用,同时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实践性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江苏某职业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性研究发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教学让绝大部分学生满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2];胡宏铎等学者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性研究过程中发现,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学生为课程点赞[13];任旭等学者在研究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性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平均成绩比传统教学成绩上升五个百分点,获得学生的高度认可[14]。
(三)国外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轨迹发现,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已经大大改变[15],特别是在2012年加州大学的Armando Fox和David Patterson推出世界第一门软件工程MOOC后[16],MOOC和微课等信息化教学的模式逐渐成为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基本模式[17];Misita提出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18];Shimizu等人发现,部分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一般[19]。Misita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教师、技术、教学因素四个方面[20]。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关注点更多在于此教学方法带来的优势、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是针对我国教育落后地区,特别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提出的对策较少,不能真正适用于云南边疆高职院校,目前教学方式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二、研究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文以云南边疆5所高职院校(德宏职业学院、大理护理职业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文山州卫生学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为调研对象,调研云南边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调研方式采用实地考察访谈和线下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题组到5所院校实地考察访谈,了解各校的基本情况,包括专业构成、招生就业情况、信息化教学改革案例等。第二阶段发放线下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的基础信息,包括学校的性质、教师性别和学历等;二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包括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原因、信息化教学意识及态度、现有信息化教学设备及模式、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困难,每个方面设对应的题目。每所学校发出问卷110份,共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有效率占比91%。
(一)实地访谈
课题组于2021年1月对云南边疆地区5所高职院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访谈会议由各校教务处处长、各专业带头人,部分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采用被访谈学校做基本介绍+提问的方式进行。普遍提出的问题:云南边疆地区大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高职院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居多,很多民族学生在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1];边疆地区高职高专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浓;传统课堂中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弱,手机与网络的频繁使用和滥用等因素已严重制约边疆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国家对高职高专的教育不够重视,办学资金投入不足,教育的基础资源薄弱,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剧增,师资缺乏,教室、教学和实验室仪器资源有限的问题凸显,使很多学科的教学质量面临“质量竞争”等方面的考验,很多教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放于提升教学的“量”,而非“质”;教师工作任务繁重,60%的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兼顾行政工作,在对教学改革上投入的时间就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