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常雪松 李日伦 陈卫东 郭秋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470
[摘 要] 实施农村订单定向招生计划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举措。通过对近十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及其效果进行跟踪调研,从政策普及度、规培合理性及基层适应性三个维度对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人才培养与职业适应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从乡镇卫生院的未来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订单定向免费医學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及改进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为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职业认同感和适应性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职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097-04
自2010年国家层面出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以来,各地陆续推行此项惠民定向招生政策,为农村基层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对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平衡城乡医疗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深化全科医生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2018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成为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本项目以广西部分医学院校已经毕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以及走访各地市卫生健康主管单位,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就业现状及职业适应性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以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或建议,为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职业认同感和适应性提供资料参考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项目研究以广西部分医学院校在基层实习或就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深入走访等方式,调查了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医学类院校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共4116人。
二、调查分析
(一)订单定向医学生对招生政策了解程度调查
研究者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在调查“您在填报志愿时对全科医学定向培养项目是否了解?”这一问题中发现,选“非常了解”的只占比10.93%,有70.58%的选了“有一些了解”,甚至有18.49%选择“不了解”(见表1)。
从调查数据可知,被调查者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仍不够了解,说明仍有必要在高考报名阶段就对高中应届毕业考生进行全面深度的政策宣传;还应该在医学院校入学和学习阶段持续将全科医生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相关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宣传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同时在规培过程中辅以职业适应性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服务,全过程、全方位帮助学生了解此项政策。
(二)订单定向医学生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调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能通过临床实践将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专业技能有效结合,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访谈,学生普遍认为规培对适应工作岗位很重要,但是规培轮转计划的专业针对性不强,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规培期间轮转的科室过多,学生在精力和时间方面均感觉不够用,所能学到的知识也不够深入。(2)规培计划中有些轮转科室分配不够合理,例如:目前康复类科室只轮转两个星期,时间太短,实际能接触到的病例不多。(3)规培期间拿到执业医师证后只剩一年独立值班的规培时间,独立成长机会变少,建议将社区轮转安排在考证前进行。
此外,大部分受访对象反映,基层卫生院主要是解决乡村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等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卫生院接触到的病种、检查方式以及病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和规培期间接触的明显不同,而且基层所接触到的病人和规培期间接触的病人相比,两者的要求、接受度和依从性相差都非常大。
(三)订单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卫生院适应性调查
1.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方面
研究者通过走访和访谈,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自己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基层医疗工作的要求不完全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科方面知识欠缺。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接触的病例中有一大部分是儿童看病,但是在学校和规培阶段对儿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接触不够深入,建议加强儿科知识的学习。(2)外科基本操作较少。在基层接触此类处理小伤口的机会较多,如止血、清创缝合等。而在学校和规培阶段能实际接触到这类外科小操作的机会较少,建议加强外科基本操作的学习。(3)大部分学生认为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固然重要,是打好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但是见习也很重要,能锻炼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建议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见习和理论课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服务基层卫生院意愿方面
项目组在调查“服务期满后,有什么原因能让你继续在当地服务?”问题中发现,选“福利待遇有明显提高”占比80.48%,其次选“职务或职称有破格晋升制度”和“作为骨干力量培养”这两项的比例也达到50%以上(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