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谢盛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491
[摘 要]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是党的基层组织团结教师的桥梁纽带,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中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以创建优秀教师党支部品牌为中心点,将党的建设与专业建设、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双线融合,在工作中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统筹考虑,实现真正的“三全育人”,探索出一条“模范引领,质量育人”的新型党支部建设路径,在团队建设、学生培养、运作机制、服务功能四方面获得实践成效。
[关 键 词] 高职;基层党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129-04
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教师党员以及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师生的基本单位,为高校党建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中坚力量,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且迫切的战略意义。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关键少数”,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责任人,支部书记的党务能力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支部的党建水平,因此提升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
一、“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意义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于2018年5月颁布。《意见》指出:为了培养、选拔和配备“政治强”“业务精”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彰显和扩大党支部书记在基层中的“头雁效应”,达成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和基层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目标[1],在全国部分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引领带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快步提升,强化系统思维、聚焦突出问题、严把关键环节、完善理论体系[2]。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在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助推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
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
为响应国家和广东省建设“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号召,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工作以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抓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结合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打造省级品牌专业、组建高水平专业群、创建现代产业学院等各项工作,搭建“一点两线三方四面”工作模式,以创建优秀教师党支部品牌为中心点,将党的建设与专业建设、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双线融合,在工作中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统筹考虑,实现真正的“三全育人”“五育融合”,在团队建设、学生培养、运作机制、服务功能四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打造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一)突出一个工作中心
以创建优秀教师党支部品牌为中心,牢固树立以党的建设引领学院建设发展的思想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带头领学,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深化政治素养,结合工作内化于心,落实政治责任,把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深化政治素养的成效落实到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实处,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的政治根基,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教师在提升学院实力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实现两线同频共振
立足工作实际,聚焦党建引领,激发党建活力,进一步凸显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规定党员在开展工作时亮身份、显技能、争一流、创佳绩,形成以点带面、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一是将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以创先爭优为目标,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二是将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结合起来,重在发挥党员教师的特长,强化党员意识,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带头申报教科研项目,带头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带头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三)统筹三方协同发展
党支部工作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参与教育的三方教师、学生、企业,绝对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支部工作规划充分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相关性,以教师党建引领学生党建,以教师提高能力保障学生培养质量,以学生发展需求促进教师全面提升,以校内党建延伸产教融合,以校企支部共建助力学生教育。
(四)实现四个方面提升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在育人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能胜任党和国家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二是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争创高水平专业群,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建设内容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三是学生精准培养能力提升,以党建促教学,积极改革,敢为人先,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实施“三全育人”,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四是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面向师生提升服务质量,面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学院内涵发展夯实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