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794
[摘 要]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在普通话口语表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发音不准确、信心不足、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弱,这都会影响学生的表达,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了解,深入剖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普通话教学;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137-04
普通话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是学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他人对其的印象。因此,学生必须充分重视普通话发音,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充分分析学生口语表达现状,找到口语表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以改进,助力学生更好进步。
一、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一方面,在面试时,口语表达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面试成功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学生要想提高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机关单位在招收人员时通常采用笔试加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情况,而面试则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面试题目进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表达让面试官满意。这对学生的个人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社会后,想要获得较好的职业發展,就必然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口语表达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才能被领导层关注,受到重视,才能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表现。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在国际社会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也才能有效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
二、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心不足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信心不足是存在的重要问题。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需要有信心、有热情进行表达,这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部分学生却不敢开口,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习惯性地充当绿叶角色,默默听他人交流,只点头进行迎合,很少发言,当别人要求其发言时,会出现紧张无措的情形,久而久之,他们将丧失口语表达的锻炼机会,也缺乏口语表达的动力,进而影响自信心的树立,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更不愿意开口。
(二)发音不标准
普通话不标准是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比如,作为北方典型代表的东北地区,学生在发音时带有较为浓厚的东北口音,很多字词的发音都有失标准;再比如,作为南方代表的福建等地区,学生所说普通话带有台湾地区的特色,发音较为软弱,音调不够标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台湾地区的发音很有特色,刻意进行模仿,进而导致普通话发音更不标准。同时,有些学生在语言使用上不够科学和规范,对很多词语的褒贬含义了解不够清晰,在用词时相对较为随意,有时甚至可能因此导致沟通交流障碍和矛盾。
(三)组织能力差
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想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掌握基本的字词即可,还需要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对话语进行组织,从而让与之对话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意思。但当前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严重影响表达能力和水平提升。部分学生缺乏组织语言的意识,没有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很多学生认为,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只要将自己所思所想用话语表达出来即可,殊不知,其实所表达的意思只有自己能够理解,其他人很难从中有所收获。甚至,部分学生在说话时很容易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想到哪里说哪里,有些学生思维较为跳脱,往往让人难以感受到想要表达的重点,进而影响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四)不良习惯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也是影响沟通交流的重要原因。部分学生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会不自觉伴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有些学生在停顿思考时喜欢啊或嗯,这些杂音会影响对话人对其的观感,也会影响两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些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则习惯于添加肢体动作,夸张的肢体动作不仅会影响他人的交流体验感,也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很容易影响人际关系的构建。
三、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部分偏远地区的家庭,没有说普通话的习惯,在家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大多是说方言,学生缺乏说普通话的环境,大多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用普通话交流,但这时,学生的普通话基础相对较差,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很容易不自信,普通话口音也相对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不重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大部分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非常重视和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家长给学生报了很多辅导班,进而导致学生的书面成绩相对较好,但表达能力却相对较弱。同时,家长缺乏对学生错误表达习惯的纠正意识。部分家长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表达上的坏习惯,但家长认为这无可厚非,甚至认为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纠正,由此也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对口语表达标准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深,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差,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难给学生正确的指引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