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创意教学策略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

2023-06-2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周栩烨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695

  [摘           要]  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培养他们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1+ 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一些突出问题逐渐在教学实践中显现。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介绍创意教学策略的价值及探索幽默玩意、团队接力等六种教学策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创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141-04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视,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通过在职业院校启动“1(学历证书)+X(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证书制度试点,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说明优质的学前教育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1+X”证书制度试点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进教学实践指明了新方向,课堂教育应该把专业知识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地衔接起来,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质量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评价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种类型,直接评价主要是以考试、作业及谈话等形式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果;间接评价则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投入情况或课堂参与度来反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教育者提倡以间接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学者郑为双也认为应该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且学生在课堂的参与行为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的课堂参与行为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隐性的课堂参与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自觉做好课堂笔记,并且开动脑筋思考问题[1]。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观察、评价,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学生实践机会少等问题。为确保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文基于创新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从教师语言、教学内容、课堂互动和评价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对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論课程大多将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为一种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主讲人的语言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会直接影响学生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和稳定性。学者顾桂荣认为语言是具有力量的,充满热情和鼓励的教师语言能够让课堂充满情趣和幽默,让课堂焕发生命力[2]。在这种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课堂上的问题。
   相反,语调单一、语气平淡的课堂会因教师语言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而变得枯燥沉闷,导致课堂交流互动难以有效展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容易导致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课堂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与因材施教、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背道而驰。教师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学表达能力,优化课堂互动方式,才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二)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
   不少高职学生虽然课堂出勤率高,但是学习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课堂参与主动性低,注意力涣散,常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课堂参与度有直接的关系,那些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课堂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得更加扎实,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会更高。高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意愿低的原因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还受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在理解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文化基础差,对参与课堂互动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十分担心自己的回答会在课堂上出洋相、闹笑话。因此,不少学生对于课堂互动倾向于采取“百分百确定答案才回答”“老师提问才回答”的态度,并且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只有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才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意识,改变他们被动的学习状态。
   (三)“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虽然高职教师普遍认同“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但由于教师资格证以及学生未来就业的压力,学前教育专业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以教师讲解知识为主,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还是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都有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力的理论支撑,而实践活动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由于教师讲解占用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能够实践练习和上台锻炼的机会少,导致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不主动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例如,与开放性的问题相比,学生喜欢回答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对于开放式的问题也较少能够结合实际经验提出有创意的观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习惯于接受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使他们在学习上养成过度依赖教师和过分相信标准答案的习惯,缺乏创新意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