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价值纬度和路径创新研究

2023-06-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周刚 温贻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3期 本文字数:2510

  [摘           要]  思政課实践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要把课内实践、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基地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系统架构、整体推进,打造立体纵深的实践教学体系;破解堵点、有效融合,打破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特色驱动、打造品牌,引领思政课实践教学新风尚;动态调整、追踪反馈,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让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课堂革命的新范式。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价值纬度;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01-04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举措,是全面培养高素质专业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高度、温度、广度、力度、效度,实现实践教学“活”起来、“立”起来、“火”起来。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所在和发展趋向
   (一)实现思政课“课堂革命”的必然之选
   思政课“课堂革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1]作为承担着重要使命和任务的高校应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创造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丰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路径,力争取得一定的成果和影响,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课堂革命的新范式奠定良好基础。但在现实条件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平台还不多,课堂抬头率、学生满意度还有待提高等。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深化、碰撞更加激烈的时代中,怎样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活”起来、“立”起来、“火”起来,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中找到科学的践行方式路径,这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根据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结合高校学生的思想与学习实际,充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知行合一,要充分引起高校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视。全面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维度和视野是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之举。
   (二)契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的关键渠道
   高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是立德树人,以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使命担当,学校只有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人才,才能真正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实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更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应紧紧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为重要突破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为契合点,落实高校育人化人的重要使命。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中,以问题为导向,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实践教学要考虑高校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等因素,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使命感、主动探究问题的责任感等。如何深化实践教学,将教学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查找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相关内容,通过大数据搜集相关的信息,通过调查、访问、感悟、体验等一系列内容深化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认识,这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一环,能够使高校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也是培养高校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
   (三)助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的平台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高校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合力,对于更有效地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十分重要的一环,思政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然通过实践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生机和活力,思政特色和思政元素才能更加科学地被挖掘出来,这也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转型与升华。在实践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和专业元素,让思政课更加丰满和立体起来,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和课程思政的“主战场”载体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真正发挥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协同育人效应。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