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尚慧萍 蒋成浩 王丽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3期 本文字数:2490
[摘 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把责任落实融入“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是助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的现实需要和必要抓手。针对高职院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现状,提出健全责任落实工作机制、抓好全员这个核心要素、拓宽全程全方位责任落实载体、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担责任是落实高职院校意识形态责任的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09-04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今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疫情时代社会思潮更是暗流涌动,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而复杂,如何在新形势下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是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结合自身教育类型特征,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有效途径,确保培养的工匠人才立社会主义之德、成社会主义之才。
一、“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为高职院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提供了条件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两个概念显示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融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一定的阶级及其政治活动服务,致力于意识形态的教化,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意识形态的功能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它的属性和价值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等,建构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党的历史实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当今中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要价值彰显,也是引领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所在。
(二)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是高职院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有效抓手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進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一体化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要求,总体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员育人”对应育人主体,强调高校全体教职工协调联动,凝聚育人主体合力;“全程育人”是对育人时间维度的限定,要求高校以育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则要求高校通过协调利用各类空间、环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教化。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体系构架必然要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征。高职院校的“全员育人”不仅包括党政干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常规思政工作队伍,还包括专业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和企业兼课教师、带教师傅、企业管理者等,全员共同投入精力,形成教育合力;高职院校的“全过程育人”包括从入学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到进入企业就业,要确保思想价值引领覆盖到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全方位育人”则既包含教室、校园、公寓等现实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也涵盖互联网虚拟空间,还要求覆盖合作企业相关的现实和虚拟环境。
“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作为高校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和话语权的关键手段,为高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提供了条件。“三全育人”的特征也应该在高职院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中得到体现。
二、高职院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现状
(一)意识形态工作整体良好
1.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建设持续推进
在中央办公厅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制度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和细则,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在理论学习、课堂教材、学生社团、校园宣传、讲座论坛、期刊出版、涉外项目和活动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基本能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2.干部教师的政治意识不断增强
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尤其近几年通过“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干部教师对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成就和创新理论等有了进一步认知,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越来越强烈,政治意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提升。多数干部教师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有所认识,能执行学校的相关制度要求,履行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