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显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3期 本文字数:2539
[摘 要] 在分析学习型社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和教材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认为活页式教材是新时期适宜自主性学习、内容模块化、形态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教材,它具备时代性、学材性、模块化、多样化四个基本特征,编写时应树立正确教材编写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先进性和职业性。
[关 键 词] 活页式教材;内涵;特征;职业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53-04
一、前言
活页式教材概念自2019年首次被提出后,学界从不同视角对它进行了解读,但对其定义、内涵及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本文分析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及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以及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要点。
二、活页式教材提出背景及其对职业教育及教材的影响
从2019年开始,在国家颁布的多份政策性文件中都强调了活页式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活页式教材建设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新方向。
教材是教学的中介、工具和资源,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职业教材的发展。详细分析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以及教材的影响,有助于剖析活页式教材的真实内涵。
(一)学习型社會的内涵及其学习方式
“学习型社会”于2002年10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其重要性不但没有被降低,反而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均能终身学习的理想社会”[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全民学习,意味着不同职业、身份、地位的公民,基于各种生活、工作需求,都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学习,以获得人生的进一步发展。终身学习,意味着一个人不但要在学龄教育阶段学习成长,而且在人生的其他时段也要保持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习型社会就其形式来说,是要创造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本质就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2]。
学习型社会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对象复杂化。表现为学习对象的职业、年龄、学历不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不同。(2)学习时空多样化。表现为学习地点不固定,除了校园、教室外,企业、社区等公共场所,都有可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学习时间也不固定,除了课堂外,工作、休息时都会产生学习需求;(3)学习方式多样化。表现为学习不再以面授为主,自主性学习、网络学习及泛在化学习都是可能的学习方式。
(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职业教育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工作内容、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学校学的知识难以满足新工作的要求,企业工作不稳定性增加,员工失业的风险增大。对此,有专家提出,职业教育不能只培养学生某个具体专业的能力,而是应该培养学生专业群的能力,使他们在下岗后,能适应相近专业的工作,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职业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不确定性。概括地说,职业教育应该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所谓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就是“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3]。
2.深化课程改革,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将互联网作为文化主战场,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普世价值观,不断侵蚀、扭曲我国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为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三)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
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职业教育发生着以下变化:
1.教材具有融合性、交互性、智能化特征。(1)融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动画、语音、AR/VR等技术变得普及,教材内容以多种媒体技术融合呈现,让教材变得易懂易学。(2)交互性。通过教材与互联网联接,使教材具备线上咨询、留言点赞、网络问卷等功能,具备学习交互性。(3)智能化。通过线下教材与线上学习管理系统融合,将学生学习数据上传网络,可以实时跟踪学生阅读、练习情况,并进行学习画像,推送学习内容,实现学习智能化管理。
2.课程网络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MOOC、SPOC等在线课程得以发展流行,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员都可以突破空间地域限制,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3.互动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在线投票、抢答、问卷等在线互动方式得以在课堂上推广,让教师可以更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