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研究

2023-06-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秦艳丽 陈璐 杨慧敏 覃丹 侯银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3期 本文字数:2595

  [摘           要]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离不开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由于这一理念处于摸索阶段,存在教师队伍协同育人意识淡薄、实际工作中动力不足、部分教师能力不足、各高校模式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顶层设计相关制度,加强队伍的内在驱动力;加深教师对协同育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形成共识;积极搭建相关平台同频同行,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新的有效模式;通过对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优化,保证两支队伍中教师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提升至较高水平。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69-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应整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相关资源,加强育人合力并实现“1+1>2”的目标,从而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线工作者,虽然二者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互补作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德育与智育的结合,落实当下高校“全员育人理念,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目标。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科学内涵
   2004年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指“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辅导、心理健康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学校公职人员”。专业课教师则是基于对专业课定义及相关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相关人员,其基本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并让学生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协同育人”的基本概念,学界并无准确之定义。它是由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协同理论发展而来,根据历来学者给它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两个及以上的主体相互补充、配合达到统一的育人目的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對资源进行共享、能力进行互补、动态性地完成育人工作。
   首先,如何理解“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这一命题?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也需要文化自信,这一点关乎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仅凭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和专业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过于单薄且远远不够。当下社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一些事物受西方外来文化思想、影响比较深。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一些专业中,如数字媒体、金融科技应用、智能产品开发等,在学习好专业课的同时若无思政课程的介入,往往学生容易形成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当大力学习西方文化而忽略甚至抛弃了中华文化的认识。其次,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性等,在课堂上呈现出的状态的背后是其日常点滴积累。辅导员与学生在生活中相处时间较长,对学生情况掌握较为全面,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疏导。而辅导员在日常思想工作的过程中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上课情况、成绩等。最后,则是学以致用的问题。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基本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所学知识要与学生的实习、就业挂钩,那么辅导员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就需要以学生的各科成绩和个人兴趣等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而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侧重点(知识和学生)也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规划为依托。
   (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基本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根本任务作出明确指示,同时为辅导员与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指明目标和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首先,确立党办高校的目标。我党将教育作为宣传党的方针和路线政策的重要途径,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符合我党在高校中的宣传、教育思路,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党的主张、路线、方针,保证我党的阶级思想能在社会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同时使其自觉自愿地认同和支持我党的领导,同时高校也为我党治国理政培养人才。
   其次,实现坚守意识形态的目标。目前全球正处于未有之大变革,国内处于发展转型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下,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采取手段已从20世纪的经济封锁、政治威胁转变为“政治渗透”“文化殖民”“利益诱导”等方式,这样的形式让我们防不胜防,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他们利用书籍、网络、娱乐等手段对我们青年群体进行误导,使部分青年学生的“三观”游走在意识形态的边缘,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并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但这样的教育任务,仅让辅导员队伍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和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协同育人的机制更好地发展,才能扩大理论灌输范围和增加学生的认知深度,可以更好地坚定其政治方向和取值取向,加强对政治立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