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帅力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教师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效和学习积极性,其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组织行为学是高校管理类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是对组织中的个体、集体及组织的心理、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利用规律去引导、预测并指导人的行为,以此达到提升整个组织管理水平的目的。组织行为学具有较強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而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组织行为学中,对于提高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促进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简述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分析体验式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再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释体验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实践方式,最后根据课程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实践效果进行反思,并给出优化策略。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学法;组织行为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29-04
传统的大学课堂给人一种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听讲的刻板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学习缺乏良好的体验感,知识内化情况被忽视,容易出现知行脱节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着一线教师不断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使教师也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与课堂参与积极性。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其将对个体、群体、组织及领导行为进行多维探究作为教学目标[1],并通过观察分析式、情景体验式及实践式等多种方法对组织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组织管理的规律,并形成理论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掌握这些规律及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及管理素养。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让教师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参与体验过程中,只有使学生的感知和感悟实现统一,才能使其对知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采用体验式教学时,要先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领悟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技能。体验式教学法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思想情感因素,激发其思维灵感,促使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价值
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满足课程教学需求,组织行为学的教学重难点主要在于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进行可视化、简单化的呈现,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进行表演化、情境化的体验和实践,以深化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满足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和兴趣,使得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理论结合实际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更恰当合理地运用到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
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在组织行为学中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进行了明确部署,要建设创新性的国家,高校必须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2]。基于此,高校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改革中诞生的新型教学方法,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组织行为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出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科学与技术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信息,设置相关问题后,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做出决策。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可以将案例作为内容讲解的开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完成单元讲解后,采用综合案例法可将理论知识逐步转化为实践能力。案例选择是教学活动的分析起点,要关注以下问题:(1)案例材料应当体现出课程内容,并且满足教学重难点要求,确保学生可以吸收、理解知识。比如讲解个性、职业匹配度时,可以从社会企业、岗位入手,分析不同候选人的岗位胜任力、人格类型、气质类型,作出综合判断。(2)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后获取答案。如果问题难度较小,则很难启发学生思考,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个性、职业匹配讲解中,学生可以为自己规划职业。(3)按照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背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筛选案例,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法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如果教师采用单一说教法,学生会感到困惑、抽象,而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可以提供知识展示平台,加强知识的吸引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提升机会。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需要做好前期准备,课前引导学生了解角色特点、情景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