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课程思政视角下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2023-07-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方庆奎 刘彦琦 廖敏 张晶旭 蒋兴川 肖金京 操海群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基于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分析爱国主义、诚信、遵纪守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政理论在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中的契合点,并进行实践探索;积极思考思政教学的素养提升、内容设置和考核的建立健全。通过实践探索,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教师的立德树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53-04
   一、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是关乎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有高校专业课程都具有较强的育人优势,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想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可靠的接班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复兴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进行有机融合,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
   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是植物保护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道德、法律、技术三个方面,对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背景的高年级学生而言,法律与道德层面的修养将可能与他们人生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3]。大学期间是人的心理趋于成熟、发展变化最大、“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4],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干预和引导的阶段。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存在一些需要基于课程思政角度去解決的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思政建设,在做到立德树人的同时,厚植本科生“大国三农”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教学效果,根据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特点,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考核体系等进行优化。
   二、农产品安全与检测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设计与改革实践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通过讲授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及其毒性,讲解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农产品和生态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进而威胁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从而引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观[5]。介绍我国“十三五”期间“化学农药减施增效”项目,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效果显著,2021年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7%以上,在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不走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及“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而是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彻底扭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悖论”问题,从而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线上线下教学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常态,采用“双主体”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阅读农药残留、食品和环境安全等相关文献,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走上“讲台”讲解,教师在“台下”点评。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使其辩证看待身边的困难,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发展为了人民
   2022年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抽检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3大类产品86个品种127项参数6910个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更加完善,框架更加完备,制度更加成熟,但从总体上讲,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追求安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党和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国理念,要求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期待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树立热爱祖国思想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很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地域宽广,农产品资源种类丰富,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推动外汇创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变得愈来愈紧密,从而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保护环境、食品安全等为理由,阻碍农产品贸易。面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为保障农民收入和国家利益,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体系中的先进技术以及国内外农产品贸易纠纷相关的经典案例,从而破解对方的不合理要求,并通过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打破这种局面,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农产品的利益。基于此,既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怀,又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