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廖陆升 宗子傲 范传滨 庞雅琴 王俊利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各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之一。以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为例,开展科教融合主导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结果表明,基于科教融合主导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新医科;科教融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69-04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我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未来优秀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1]2021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当前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无人区”,各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现途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和完善[3]。
一、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创新和应用能力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4]。进入新时代,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各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之一[5]。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6]。此外,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强力后备军,其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也是决定我国顺利建成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近两年,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近千万,但是在社会层面仍出现了大学生因就业形势严峻而产生的就业难和各行业发展因竞争日益激烈产生的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各种科技领域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相互渗透、交叉的趋势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而我们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存在大学期间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少、参与科研实践的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等现象。这些大学生一旦毕业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且难以适应竞争残酷的现实社会,更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建设者。因此,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新医科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瓶颈”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实验辅佐,教师与教材是学习的中心,学生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往往不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7]。当前,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8],主要表现如下:(1)教师队伍不健全,缺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2)无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与时代发展相脱节;(3)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重视度不够;(4)缺乏专业科研训练实践平台,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5)学生科研和创新意识淡薄,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9]。
此外,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建设中的两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联动。以至于教师在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失去了指引和先导作用,学生则在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失去了自主性和主体性。我校作为教学为主的地方性医科院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水平一流大学相比,无论生源质量还是区域位置等条件上都还存在巨大差距。他们的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校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校在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仍需探索,急需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校情和特色的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服务地方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科教融合主导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优势
“德国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曾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10]。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如车之双轮、鳥之两翼相依相存、互促互进[11]。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科教融合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模式,在体现当代大学基本特征的同时还有效将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传承发展三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其在高校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通过科教融合,高校教师可以把科研精神融入教学理念,将科研方法转化成教学手段,把科研平台拓展为教学条件,以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以教学和科研促进大学生的探索与学习,从而在教学和科研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